贺龙家风:子女与普通百姓一个
孩子们读书时,贺龙立了一条规矩,不允许以父亲名义向学校、组织要求特殊的照顾和待遇,如果这种行为发生,全家都应鄙视。
贺龙长子贺鹏飞上初中时,一次踢足球造成腿部骨折,贺龙就在街上包了一辆人力三轮车,每天接送打着石膏的贺鹏飞上学,而不允许坐他的专车。
贺龙的一些老战友认为他不近人情,贺鹏飞却习以为常,全然没有因为是元帅的儿子而觉得不自在。1963年9月贺鹏飞第一次报考清华大学失利,眼巴巴等着父亲出面帮忙,贺龙却告诉贺贺鹏飞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,后来贺鹏飞在清华附中复读一年,才如愿以偿考入清华大学。
贺晓明说:“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勇敢!不做懦夫!”。
贺龙喜欢游泳,他也经常带孩子们去游泳,是他们的游泳教练。和其他教练不同的是,他并不看重游的技术、姿势、快慢,看重的是孩子们的入水胆量和那种勇敢的精神。
孩子们学游泳时开始很胆小,贺龙就搬个小凳子坐在池塘边监督,并不时鼓励他们:“跳嘛,喝几口水就会了!”
有时他干脆到孩子身后,硬把他们往水里推。贺晓明被水拍得胸脯红肿、呛水呛得直恶心呕吐,贺龙仍然要她练习,直到学会为止。
孩子们参加劳动锻炼,身上沾满了泥巴,贺龙高兴地点头说:“好嘛,改造世界观,就是要这样。”
贺鹏飞学打铁,回家时累得手指都伸不开,贺龙却摸摸他的手掌摇摇头说:“不行哟,光光的,还要继续锻炼。”后来,贺鹏飞的手上起了老茧,他才满意地笑着说:“嗯,有点成绩了!”
贺晓明2015年6月回桑植县洪家关,谈及家风深有感触地说:“父辈的言传身教,悄无声息地影响了我们一生。”
贺龙与子女